国顺徽章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91岁吴老想和天安门国徽合个影

91岁吴老想和天安门国徽合个影

来源: 时间:2014-10-05 11:11:32 浏览量:1604

苍南县国顺徽标制作有限公司是中国最正规的大型悬挂徽章销售平台!专业从事警徽厂家,国徽厂家,人民调解徽制作,国徽制作,警徽制作等金属徽章制作,徽章符合国家统一标准,可开发票!订购热线:400-0029-702

关键字: 警徽制作  国徽制作

 
原来,沈阳人吴嘉祜参与了共和国第一枚国徽的制作,62年来却鲜为人知,热心网友为他发起“圆梦行动”
每晚7时整,91岁的吴嘉祜都会习惯性地撂下碗筷,然后端坐在电视机前,等着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每当电视上出现天安门城楼上的国徽画面,都会让他心潮起伏。鲜为人知的是,62年前,吴嘉祜曾经亲自参与了这枚国徽的制作。不过,自从国徽被挂上天安门城楼,半个多世纪以来,吴嘉祜再无缘得见。老人的心愿很简单,他只想在有生之年,能亲自到天安门城楼看看这枚国徽。

    忆当年,第一枚国徽的背后功臣

    虽然年逾九旬,但吴嘉祜老人思维清晰,依然记得当年生产第一枚国徽的场景。吴嘉祜告诉记者,1950年,国庆节前夕,制作新中国第一批国徽的任务下达到沈阳第一机器制造厂,当时的他刚刚入党,而业务上也是八级钳工,因而制作第一枚国徽的任务才光荣地落到了他和其他几位工友身上。而由他领导的钳工组负责的是国徽制作的第二道工序——精加工,分清理、修补、精雕细琢、表面刮平、抛光五个步骤。

    吴嘉祜回忆,铸造车间完成翻砂铸造的工序后,就将国徽的雏移交给他所在的工具车间进行精加工。他和工友们先用刮刀将凹凸不平的地方刮平,然后再用自制的特殊工具对各个部位进行精雕细刻。说白了精加工就是将浇铸后的模型进行清理修补整形,使图案呈现立体感。

    那个月,还嚼着窝头就拿起工具

    吴嘉祜告诉记者,在制作国徽的那一个月里,为了不耽误工期,国徽生产小组的同志们实行两班倒,歇人不歇活儿,有些家住农村的工人,平时每周都要回家看看,可生产国徽期间谁都没走,有些年轻人正在谈恋爱,那段日子也都取消了所有约会,还有的工友病了,也一声不吭,只是悄悄地吃药,生怕错过了这千载难逢的荣耀。而这一段经历也一直让他引以为豪。

    现如今,想与天安门国徽合个影

    62年过去了,如今,提到第一枚国徽的制造,无论是资料还是报纸,提及最多的都是铸造流程的焦百顺、朱凤仪,而吴嘉祜参与第一枚国徽制造的事情却鲜为人知,甚至连他的儿女、孙辈儿都不知道。只是大家时常会纳闷,每当新闻联播播放天安门广场画面,吴嘉祜都会早早放下碗筷,等待那枚金灿灿的国徽被定格,那是他最幸福的时刻。

    “由于任务特殊,那段日子里,大家都没有时间的概念,工人们也不懂什么叫奖金,没拿过一分钱的加班费,但是大家却干得十分情愿。”吴嘉祜告诉记者,那会儿吃饭时就用抹布擦擦手,然后就啃窝窝头和咸菜,嘴还嚼着窝窝头,就拿起工具接着干。

    “验收时,我心里怦怦直跳,就怕被领导挑出毛病,于是始终看着领导的表情,先是严肃,然后慢慢有点笑容了,最后点了点头,我当时转过身,对身后的工友们说,’师傅们辛苦了’,然后马上眼角就湿了,巨大的压力顿时就变成了一种幸福。”吴嘉祜说。

 

    在他看来,作为一名党员,为党和国家作贡献,不管是大还是小,都不能自己宣扬自己,他认为这些都应该是应尽的义务。

    让吴嘉祜自豪的是,今年4月17日,他获邀参与了新中国第一枚国徽复制,并指导工人进行精加工,而他也成了中国工业博物馆的特邀讲解员。

    不过,这么多年来,吴嘉祜始终有一个心愿未能实现。老人说,这么多年来,他一直渴望能去趟北京,和天安门城楼上的国徽合影留念。“那枚国徽,铭刻着我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凝聚着我的智慧和心血,渗透着我的辛勤汗水。”吴嘉祜说,自己年岁大了,出门不方便,儿女们也都忙,他不想因为自己的心愿给儿女增添负担,因此,一直将这个心愿封存着。

    一时间,网友发起圆梦行动

    谁能帮助吴嘉祜老人圆梦,去北京亲眼看看自己亲手铸造的国徽?当天,在万能的微博中,热心网友们为吴嘉祜发起圆梦行动。

    @童啟标:如果到了北京,我可以接待。

    @夢想是動词-陳曦先生:我也是原沈阳机床一厂的员工,谨向吴嘉祜前辈致以崇高的敬意!这事可操作,我愿意出一份力!

    @DM麦琪:沈阳来回的火车票我报销,必须有人陪护,在京住宿2晚有现成的五星级酒店住宿券。

    @点子正: 沈阳人转一下吧!在这个初冬的日子里,用热情温暖老人的梦想。

精品徽章推荐

政府大型挂徽
点击咨询客服回到顶部